葉麵肥施用指南

葉麵肥施用指南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馬國瑞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農業齣版社
ISBN:9787109134461
版次:1
商品編碼:10291166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9-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8
字數:125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在簡述葉麵施肥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對我國目前常用的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含腐殖酸、含氨基酸以及其他有機葉麵肥的組分和作用、施用技術及注意事項作瞭介紹,最後還闡述瞭提高葉麵肥施用效果的有效途徑。   這裏需要指齣的是,葉麵肥料均能溶於水,除可作葉麵噴施外,還可用於滴灌、澆施或作衝施等,所以這些內容在本書中也有所涉及。   全書內容簡明扼要,深入淺齣,是一本操作性較強的葉麵肥施用指南。它既可供廣大農戶和農業技術人員閱讀,又可供農業院校師生參考。

目錄

編者的話 一、葉麵施肥的基本知識 (一)葉麵施肥的主要優點 (二)葉麵肥的吸收途徑 二、大量元素葉麵肥 (一)尿素 (二)磷酸二氫鉀 (三)硫酸鉀、氯化鉀 (四)多復佳液肥 (五)興欣豐力素 (六)綠色植豐 (七)葉霸龍 (八)芳鬱瓜直靈 (九)春肥大地 (十)大哥大葉麵肥 (十一)宇航牌多元素葉麵肥 (十二)綠農邦 (十三)中科農肥 (十四)花果源 (十五)金必生煙草葉麵肥 (十六)高效葉麵肥 (十七)暢響1號 (十八)農豐壯 (十九)萬得葉麵肥 (二十)獅馬牌高效葉麵肥 (二十一)圃樂特葉麵肥 (二十二)翠康金鉀 (二十三)愛施牌葉麵肥 三、中量元素葉麵肥 (一)鈣肥 (二)鎂肥 四、微量元素葉麵肥 (一)硼肥 (二)鉬肥 (三)鋅肥 (四)鐵肥 (五)錳肥 (六)銅肥 (七)肥料通TM多美滋 (八)美露牌金粒飽 (九)綠達液肥 (十)參美牌噴得富 (十一)綠風佳 (十二)拽不掉 (十三)榖粒飽 (十四)五洲豐微肥 (十五)果菜豐 …… 五、含氨基酸葉麵肥 六、含腐殖酸葉麵肥 七、其他有機葉麵肥 八、提高葉麵肥效果的有效途徑 九、葉麵肥的發展趨勢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一、葉麵施肥的基本知識   (一)葉麵施肥的主要優點   作物吸收養分主要是通過根係進行的,但葉片(包括部分莖錶麵)也可以吸收養分。當葉麵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微量元素等溶液後,作物就能通過葉片吸收到氮、磷、鉀、硼、鋅、鉬等養分,這種施肥方式通常稱為根外施肥或葉麵施肥。葉麵施肥與土壤施肥相比,主要具有以下3個優點:   1.吸收快葉麵肥料由於直接噴施在植物葉片錶麵,各種營養物質可從葉片進入植物體內,直接參與作物新陳代謝和有機物質閤成,其速度和效果都比土壤施肥來得快。據報道,用尿素溶液噴施柑橘葉片,1~2小時後可吸收50%;用尿素噴施蘋果、菠蘿葉片,1~4小時後可吸收50%;用尿素噴施黃瓜、菜豆、番茄、香蕉葉片,1~6小時後可吸收50%,而土施尿素一般需要3~5天纔能見效。用32P塗於棉花葉片後5分鍾,植株各器官中已有相當多的32P,若施於土壤則需15天纔能達到相同情況。玉米4葉期噴施鋅肥,3.5小時後上部葉片已吸收11.9%,中部葉片吸收8.3%,下部葉片吸收7.2%;48小時,上部葉片吸收可達53%,而土施鋅肥約在1周後纔能見效。   

前言/序言


葉麵肥施用指南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葉麵肥施用指南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葉麵肥施用指南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葉麵肥施用指南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將市麵上講到見到的都涵蓋

評分

多看書,活到老學到老

評分

替我爸買的,我對這不懂。

評分

第一章 電氣二次迴路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電氣一次迴路與二次迴路   在電氣迴路中,有一次迴路和二次迴路的提法,這是根據迴路的功能和構成來劃分的。   一、電氣一次迴路   電氣一次迴路也稱為一次係統或一次部分,或稱為主迴路、主電路。它是指一個電氣係統中輸送功率的電路。例如,發電機和與它連接的電氣綫路和設備,輸電、供電、配電綫路和與它們連接的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以及與上述電路連接在一起的電流互感器的繞組和電壓互感器的繞組(所以這部分繞組稱為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一次繞組)等。在生産實際中大量使用的各類電動機,也都需要電路給其輸入電能來維持運轉,這些輸送電能的供電電路就稱為主電路,這些電路的連接就構成瞭電氣係統的一次迴路。   二、電氣二次迴路   電氣二次迴路又稱為二次係統或二次部分,是相對於電氣一次迴路而言的。電氣二次迴路一般是指為保證主電路正常工作(例如為實現電動機的起動與停止而控製主電路的通斷)而設置的除一次電路以外的所有電氣迴路。電氣的二次係統即電氣二次迴路一般包括電氣設備的以下部分:   1.控製電路   控製電路也稱為控製迴路,用於控製電氣設備的起動和停止、投入和切除,控製電氣元件的通電和斷電,以及實現其他控製功能。   2.保護迴路   指采用繼電保護原理構成的保護電氣設備的裝置。其作用是在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切除故障以保護電氣設備和防止擴大事故。   3.測量迴路   通過電氣測量錶計或監察裝置對運行中的各種高低壓電氣設備進行監視和測量,取得相關數據,供控製係統和操作人員判斷和采取措施。   為瞭方便廣大電氣工作者學習和應用電氣二次迴路,我們編寫瞭這本《電氣二次迴路應用入門》。   本書主要介紹瞭電氣二次迴路的基本概念;電氣二次迴路常用器材;電氣圖的圖形與文字符號和迴路標識;電氣二次圖的識圖方法與繪製方法;電氣二次迴路的類型與應用範圍;電氣二次迴路典型電路的分析;高低壓電動機的控製、保護、測量迴路分析與應用;各類電氣設備二次迴路與機電設備電氣控製電路的分析與應用等有關知識。   本書內容豐富、圖文結閤,在編寫過程中力求接近現場實際設備,以解決現場生産實際問題為宗旨,在電路分析、內容闡述、整體編排方麵都比較新穎。   本書適於從事電氣專業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社會電工及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相關人員在工作中使用。   本書由程逢科和李公靜編著,由於編者水平有限以及編寫時間緊張,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評分

質量不錯

評分

還行便宜一元,書上寫6元,我買5元

評分

很多不好找的書,都在京東上找到瞭。實用又方便!

評分

將市麵上講到見到的都涵蓋

評分

第一章 電氣二次迴路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電氣一次迴路與二次迴路   在電氣迴路中,有一次迴路和二次迴路的提法,這是根據迴路的功能和構成來劃分的。   一、電氣一次迴路   電氣一次迴路也稱為一次係統或一次部分,或稱為主迴路、主電路。它是指一個電氣係統中輸送功率的電路。例如,發電機和與它連接的電氣綫路和設備,輸電、供電、配電綫路和與它們連接的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以及與上述電路連接在一起的電流互感器的繞組和電壓互感器的繞組(所以這部分繞組稱為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一次繞組)等。在生産實際中大量使用的各類電動機,也都需要電路給其輸入電能來維持運轉,這些輸送電能的供電電路就稱為主電路,這些電路的連接就構成瞭電氣係統的一次迴路。   二、電氣二次迴路   電氣二次迴路又稱為二次係統或二次部分,是相對於電氣一次迴路而言的。電氣二次迴路一般是指為保證主電路正常工作(例如為實現電動機的起動與停止而控製主電路的通斷)而設置的除一次電路以外的所有電氣迴路。電氣的二次係統即電氣二次迴路一般包括電氣設備的以下部分:   1.控製電路   控製電路也稱為控製迴路,用於控製電氣設備的起動和停止、投入和切除,控製電氣元件的通電和斷電,以及實現其他控製功能。   2.保護迴路   指采用繼電保護原理構成的保護電氣設備的裝置。其作用是在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切除故障以保護電氣設備和防止擴大事故。   3.測量迴路   通過電氣測量錶計或監察裝置對運行中的各種高低壓電氣設備進行監視和測量,取得相關數據,供控製係統和操作人員判斷和采取措施。   為瞭方便廣大電氣工作者學習和應用電氣二次迴路,我們編寫瞭這本《電氣二次迴路應用入門》。   本書主要介紹瞭電氣二次迴路的基本概念;電氣二次迴路常用器材;電氣圖的圖形與文字符號和迴路標識;電氣二次圖的識圖方法與繪製方法;電氣二次迴路的類型與應用範圍;電氣二次迴路典型電路的分析;高低壓電動機的控製、保護、測量迴路分析與應用;各類電氣設備二次迴路與機電設備電氣控製電路的分析與應用等有關知識。   本書內容豐富、圖文結閤,在編寫過程中力求接近現場實際設備,以解決現場生産實際問題為宗旨,在電路分析、內容闡述、整體編排方麵都比較新穎。   本書適於從事電氣專業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社會電工及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相關人員在工作中使用。   本書由程逢科和李公靜編著,由於編者水平有限以及編寫時間緊張,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葉麵肥施用指南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