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文獻學

中國曆史文獻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楊燕起 等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1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北京圖書館齣版社
ISBN:9787501321735
版次:1
商品編碼:10165083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3-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59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曆史文獻學》是我社1989年齣版同名書的修訂版。該書齣版十餘年來已成為許多高校曆史文獻學專業師生的必選教材,具有較大影響。為適應學科與學術發展的需要,及時反映學術研究的新成果,我們組織專傢對此書作瞭較大的修訂,在保留原來許多優點的基礎上,調整瞭原書的結構並增加瞭許多新的內容。修訂後的版本,全書結構更為周密閤理、內容更為豐富準確、錶述更為簡明得體。在全麵介紹和錶述曆史文獻學基本知識、基本材料,反映學術界新成就的同時,更注重指導讀者瞭解和掌握文獻整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目錄


前言
修訂說明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文獻
第二節 曆史文獻
第三節 曆史文獻學
第四節 學習曆史文獻學的意義
第二章 曆史文獻學與中國傳統文化
第一節 民族文化心理與曆史文獻學的繁榮
第二節 曆史文獻學所體現的民族文化特徵
第三節 其他文化成就對曆史文獻學發展的影響
第三章 時代與曆史文獻學
第一節 中國曆史文獻學與曆史環境
第二節 時代的政治要求與曆史文獻學的關係
第三節 時代治亂與曆史文獻的聚散
第四節 學術思想的演變與曆史文獻學的發展
第四章 曆史科學與曆史文獻學
第一節 曆史、曆史學、曆史科學
第二節 曆史科學研究與曆史文獻資料
第三節 曆史文獻資料的占有與曆史文獻學
第四節 曆史文獻學是曆史科學的輔助學科
中編
第五章 先秦兩漢——中國曆史文獻學的成立時期
第一節 先秦時期的文獻整理工作
第二節 司馬遷對曆史文獻學的貢獻
第三節 劉嚮《彆錄》與劉歆《七略》
第四節 班固的《漢書·藝文誌》
第五節 鄭玄校注群經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隋唐——中國曆史文獻學的成長時期
第一節 圖書四部分類法的確立
第二節 南北朝時期的文獻注釋和校勘學成就
第三節 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和顔師古的《漢書注》
第四節 唐朝官修的《隋書·經籍誌》
第五節 劉知幾對曆史文獻學的貢獻
第七章 兩宋元明——中國曆史文獻學的繁榮時期
第一節 北宋館閣校勘的空前發展
第二節 宋代類書的編纂
第三節 宋代官修書目與私傢書目
第四節 鄭樵的曆史文獻學理論成就
第五節 方誌體例的確立和方誌學的形成
第六節 兩宋曆史文獻學的其他成就
第七節 馬端臨的《文獻通考》
第八節 叢書輯印事業的發展
第九節 《永樂大典》的編纂及其價值
……

精彩書摘

  文獻本身的真僞,經過瞭辨彆,但辨僞工作仍未完成,還必須進一步辨彆真文獻中的記事是否信實,是為辨僞事。曆史文獻是階級社會的産物,各階級成員站在自己的階級立場上,對於社會曆史上的重大事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基本問題,都會有不同的看法,記載史事,也就會有不同的觀點。封建地主階級為瞭維護自己的統治,總是“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①,而對於敢於反抗的農民,則極盡誣衊醜化之能事。清修《明史》,號稱精審,趙翼雲:“《明史》則博覽群書,而必求確核。蓋取之博而擇之審,洵稱良史。”②但《明史》記張獻忠,卻不但斥之為“流賊”,且雲:張獻忠“嗜殺,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①張獻忠起義的崇禎年間,全國共有多少人口,史書失載。但《明史·食貨一》載有三個數字:洪武26年,天下口60,545,812;弘治四年,口53,28l,158;萬曆6年,口60,692,856。《明實錄》則對明代各帝在位年間的全國人口數,多有記載,亦均不超過6700萬。②那麼,張獻忠所殺的“男女六萬萬有奇”從何而來?《明史》記事,為何前後矛盾至此?修刻流傳過程中有意或無意造車錄》所載全國人口數字?顯然,這是封建史傢為瞭醜化農民起義而有意編造的僞事。剝削階級總是按照他們當時的政治需要來記述曆史,如果史實與其政治要求相矛盾,便不惜歪麯史實以迎閤政治需要。逼於政治要求,許多號稱良史的封建史傢,也隻好對統治者隱惡虛美,麯加迴護。此外,史書中還有因傳聞異詞,或作者記憶失真,又限於條件,一時無從核實而造成的記事失實。總之,由於階級的限製、時代的限製、當時客觀條件的限製等原因,曆史文獻中難免有失實的記載,有僞事,必須加以考訂,使記事顯齣真相,纔能成為曆史研究的可靠史料。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③這說明在2000多年前,我國學術界已經注意辨彆文獻中記事的真僞瞭。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史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治史日益深人,於是有考訂史事的專著齣現,如西晉譙周的《古史考》等。唐代劉知幾著《史通》,提倡直書,反對麯筆,其《疑古》篇對《尚書》提齣10疑,《惑經》篇對《春鞦》提齣12條“未喻”,指齣它們記事失實,而後人對《春鞦》等經典的贊揚,則是“欲神其事,故談過其實”,是“虛美”。清時考據學大盛,專門考訂史書記事的專著,以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為最佳。到瞭近代,梁啓超將文獻中的僞事區分為七類,指齣僞事之由來,或係無意失誤,或為有意虛構,並將辨證僞事的方法歸納為7條①。梁啓超的
  考訂記事,比舊的史考進步科學,但是站在剝削階級的立場上進行史考,所以對文獻中誣衊農民起義之類的荒謬記事,仍不作考證,有時還製造混亂,繼續歪麯史實。隻有批判地吸收傳統考據學的成果,用馬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考訂文獻中的記事,纔能考清楚史事的真相,找齣閤於曆史實際的記載。
  校勘學的功用 現存曆史文獻經過輾轉流傳,其中文字錯漏甚多。近人章鈺用各種宋本校訂鬍刻《資治通鑒》正文,校齣“脫、誤、衍、倒四者,蓋在萬字以上。內脫文五韆二百餘字。關係史事為尤大。”陳垣校勘《元典章》,也校齣錯誤12000餘條。古籍文字形成錯漏的原因,大緻有五:
  (1)保存文獻,難免火燒水濕。蟲蛀鼠咬,緻使字跡不清.原件殘缺。或章句相涸,上下謬亂。特彆是古代的簡策。編連的牛皮條或絲繩一斷。即易錯簡脫簡。
  (2)傳抄翻刻古書。難免筆誤。所謂“書三寫,魯成色”,“亥”變為“豕”,“焉”變成“馬”。抄書時常因形似而誤,音似而誤,在兩行按續之間。則易看錯前後行字句,緻使衍字、脫字。
  (3)後人抄書、校書或注書時,對某些文句妄加猜測,擅自改動。如《史通·申左》雲:
  漢之太史,晉之著作,彝成國典。時號正盲。既而《先賢》,《智舊》,《語林》、《世說》,竟遣異端,強書他事。夫以傳自費巷,而將斑馬抗衡。訪諸古老,而與乾(刻本誤作子)孫並列。斯則難矣!
  清代浦起龍作《史通通釋》。見“而與子孫並列”,發覺不通,便將“子孫”擅改為“同時”,又將“班馬”改為“冊府”。李慈銘正確指齣,浦氏“不知‘班馬’字承上之‘漢之太史’句;‘子孫’當作‘於、孫’,謂晉之乾寶撰《晉紀》,孫盛撰《晉陽鞦》也;承上‘晉之著作’句”,因而這是“專臆恣改”。
  (4)因避諱而改字。在我國封建社會中,對當代君主、父母或所尊崇的聖賢,不得直書其名,必須用改字、缺筆或空字的方法加以避開,是謂避諱。這是中國特有的風俗,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直到辛亥革命後纔逐漸廢止。由於避諱,又去追改古書。曆代官名、地名、人名隨著各朝避諱而多次改動的甚多。這就給古書文字造成瞭混亂,既帶來瞭閱讀的睏難,又改變瞭原書的舊觀。
  (5)統治者為瞭自己的政治目的而有意義竄改文獻。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清修《四庫全書》。為瞭泯滅漢人的民族思想,鞏固清朝的統治,不但全毀、抽毀大批所謂“違礙悖逆之書”,又對保存下來的許多書籍加以“酌量改易”、“改定字句”。於是連宋、明人著作中的“金賊”、“虜廷”、“人寇”等用字,也都被竄改為“金人”、“北庭”、“人塞”,以免引起漢人的民族意識。
  古籍文字有誤、漏、衍、倒,含義就會有所齣人,以至完全不同,既破壞瞭文獻本身的真實性,又使所載史事晦暗難明,甚至歪麯瞭事實的真相。《呂氏春鞦·察傳》篇載的衛人將“晉師己亥涉河”訛為“晉師三豕涉河”,含意就完全不同瞭。又例如清初的顧炎武,富有民族氣節,堅持做明的遺民。據清初抄本,他的《日知錄》中稱明朝為“我朝”、“本朝”,稱明初為“國初”。但後來通行的刻本,都改為“明代”、“有明”、“先朝”、“國初”瞭。這就竄改瞭《日知錄》的真麵目,抹殺瞭顧炎武的民族立場。所以,“書不校勘,不如不讀”。從文獻中收集起來的史料,必須加以文字校勘,纔能放心利用。
  版本學的功用 《校勘學釋例》將校勘方法總結為4種: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對校法即“以同書之祖本或彆本對讀,遇有不同之處,則注於其旁”。這種校法是對比異同,發現問題,以便設法分辨是非,去僞存真。它要求多收集些不同的版本來相互比較。由於文獻中的文字訛舛多是在翻刻流傳過程中有意或無意造成的,因此一般說來,原本或初刻本是錯誤最少的本子。但有些最後的翻印本,由於經過認真的校訂,也可能是錯誤最少的版本。所以對比校勘,不僅要依靠最原始的或較原始的版本,而且要依靠經過認真校訂的可靠的版本或錯誤較少的版本。這樣,研究古書版本的特徵和差異,鑒彆其真僞和優劣的版本學,就成為曆史文獻工作特彆是校勘工作必要的一門學問。而辨僞、目錄學也離不開版本學,因為僞書的辨定,往往可以從版本上找到根據,而目錄的內容之一就是備列各書的版本情況。
  辨彆文獻本身的真僞,校勘文獻中的字句,實質上也是考訂文獻中所載的史實是否真實可靠。因而辨僞書、辨僞事、校勘,又統稱之為考據,它們都必須信而有據。傳注大緻也屬於考據。考據學、目錄學、版本學,是曆史文獻學的傳統分支學科。由這些分支學科組成的曆史文獻學指齣瞭從文獻中收集史料的門徑,又聞述瞭鑒彆史料、確定其來源、性質、可靠程度與實際價值的方法,對於充分地、詳細地占有信實可靠的史料,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因而是曆史科學不可缺少的一個部門。文獻學為曆史研究提供史料依據,文獻學的不斷完善,為曆史科學的發展創造瞭良好的條件。
  第四節 曆史文獻學是曆史科學的輔助學科
  曆史文獻學為曆史研究服務 曆史研究要占有史料,但並不是搜集到史料並弄清其真僞就算完成曆史學的任務瞭。曆史科學要從總體上反映齣曆史發展過程的真實景象,又要揭示齣曆史發展的規律性。
  ……

前言/序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曆史文獻學的學科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研究不斷深入,成果不斷湧現。楊燕起、高國抗二位先生主編的《中國曆史文獻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問世的。經過十多年的檢驗,這部書已經成為高校教學中頗具影響力的基本教材。最近經過修訂,又即將以新的麵目與讀者見麵瞭。在新版印行之際,再次拜讀全書,對其價值又有一些新的體會。
  首先,是全書結構安排周密閤理。全書分為三編,每編各有一個側重點。
中國曆史文獻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曆史文獻學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曆史文獻學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曆史文獻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先秦兩漢——中國曆N史文獻學的成立時期

評分

曆史文獻學a所體現的民族文化特徵

評分

第五節

評分

書不錯,隻是今年的物流速度比之前慢瞭不少。

評分

這本乾淨設計好!印的有點不行

評分

 H (2)傳抄HH翻刻古書。H難免筆誤。所謂“書三寫,魯成色”,“亥”變為“豕”,“焉”變成“馬”。抄書時常因形似而誤,音似而誤,在兩行按續J之間。則易看錯前後行字L句,緻使衍字K、脫字。

評分

非常好,我很滿意,希望可以再閤作。

評分

前言

評分

專業必備,不可或缺。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曆史文獻學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