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带你走近中国经济50人论坛,聆听国内经济名家纵论中国经济!把握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不可或缺的经济读物!
《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全书由吴敬琏、刘鹤、樊纲、易纲 、吴晓灵、许善达和蔡昉主编,是国内一流学术水准,并且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著名经济学家智慧的结晶,全书围绕中国经济走向“十三五”的经济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诸如在养老保险改革、国企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国家规划怎么编制、区域协调发展和我国中长期发展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前瞻性的政策实施建议,本书是把握中国经济新趋势、掌握行业新动态不可不读的书。
吴敬琏,经济学界的泰斗,国务院历届总理的座上宾;
刘鹤,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
樊纲,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序言
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要注意的八大问题/杨伟民
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动力转换/李稻葵
新常态下的2015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展望/韩文秀
理解经济新常态/李扬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白重恩
中关村的创业与发展/王小兰
中国中长期发展展望(2015—2030)/胡鞍钢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宋晓梧
熊抱伟大的互联网+时代/刘志硕
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进展与任务/黄群慧
中国养老保险向NDC转型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思路: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学习体会/郑秉文
国家规划怎么编制/徐林
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首场世界性战争:第三次欧战猜想/王建
人民币、美元与SDR:国际的体系的未来/贺力平
互联网+、有效资源配置和包容性增长/秦海
中国金融业的法律框架及立法进程/吴晓灵
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与产业转型升级/刘世锦
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吗/哈继铭
效率、公平和中等收入陷阱/蔡洪滨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质疑与解答/许宪春
附录1中国经济50人论坛简介
附录2第三届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名录
附录3中国经济50人论坛企业家理事会成员名录
前言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完全是一个非官方的学术组织,其目的是使一些学者能够经常地相互交流与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一起讨论一些大家正在进行着的研究课题,相互启发一些研究思路。它不像美国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是一个政府机构,也不像法国总理府搞的“经济40人”,德国科学院的“智人团”等,多少有些“官方色彩”。中国经济50人论坛完全像是一个“同人会”,尽管它的一些成员有政府职位,尽管在最初的成立阶段,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经济信息网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方面的支持,但它本身不是一个(也没有意图成为一个)正式的机构,而只是一些经济学者自发组织进行交流的平台。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立以来,搞了不少“封闭式”(没有媒体报道)的研讨会,但“长安讲坛”,则是一个面对公众的政策论坛,对任何参加者都不收取任何费用,每次活动请一位经济专家或学者,就自己近期研究的一个问题,做40分钟—60分钟的演讲,然后听取听众的批评、提问,并答疑、讨论30分钟,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可以将一个问题相当深入地讨论一番。对听众来说,可以从专家的演讲和答疑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知识,可快捷地了解到这一方面问题目前研究的前沿状况;而对讲演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发布自己研究成果的讲坛,也是一个直接听取批评、发现问题、得到反馈、以便改进自己研究的绝好机会。中国经济50人论坛多年来坚持每两个星期搞一次“长安论坛”,几乎所有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领域里有所建树的学者、专家,都到论坛上宣讲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涉及范围广泛,讨论问题深入。回顾起来,已颇为壮观。也正因如此,出版界和我们论坛的组织者觉得,将“长安论坛”和其他一些相关的公共论坛上大家的发言或发言的论文收为文集,或许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得以使大家的研究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在这套丛书出版过程中,各位作者当然会对自己的论文或演讲稿进行一些修改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这里收集的东西,已经不同于当初在论坛上宣讲的内容,但这其实也是论坛本身的成果,体现了论坛的作用,因为论坛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更广泛的讨论和辩论当中,使大家的观点得到修整和完善。不过,在这套丛书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几年来大家所关心、所讨论的问题的踪迹,这也是一个历史的记录。
我们将努力把论坛的活动继续办下去,因此,这套丛书也会不断地出下去,也许会更加及时地反映论坛上大家所讨论的问题,使更多不能身临论坛的读者,能够及时了解论坛上的话题,以各种方式加入到经济问题的讨论中来。毕竟,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参与,需要有更多的新观点、新思想、新办法,需要有更多的民主机制,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和将要面临的各种难题,确保中国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
樊纲
说实话,我拿到《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十三五”这个时代印记的好奇。那时候,国家刚刚发布了这个重要的五年规划,大家都在议论中国经济接下来的路怎么走。这本书,恰好捕捉到了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以一种比较全面的视角,试图为我们描绘出中国经济在新起点上可能面临的各种景象。 书中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一点,是它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各种挑战的坦诚剖析。比如,当时很多人都在讨论的“L型增长”,书中就给出了比较深入的解释,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它并没有回避增长放缓的事实,而是深入挖掘了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包括过去粗放式增长模式的弊端,以及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来克服这些困难。 让我觉得这本书很有价值的是,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还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比如,书中在讲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就列举了很多具体行业如何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例子,这些生动的实践,让我对政策的落地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而且,书中也关注到了创新驱动发展,提到了很多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它们如何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个方面是,它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观”。它不仅仅关注国内经济,还将中国的经济发展置于全球大背景下进行考量。比如,书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分析,就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如何在参与和引领全球化进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对国际合作的重视,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更广阔的未来。 总而言之,这本《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及时的“补课”。它让我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主要目标以及实现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复杂转型期的重要视角,也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这本书,在当时的语境下,无疑是一本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我拿到它的时候,“十三五”规划的大幕刚刚拉开,整个社会都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探索和期待。这本书,正好抓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从多维度、深层次地解析了中国经济在迈向“十三五”征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深入解读。它没有回避当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现实问题,而是以一种严谨而专业的态度,深入剖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更重要的是,书中并没有停留在问题陈述,而是积极地提出了应对之策,特别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论述,让我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对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阐释,也是我学习的重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些理念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通过大量的鲜活案例和详实数据,被赋予了生动的实践内涵。例如,书中对科技创新如何驱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如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解读,都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巨大潜力和积极成效。 此外,这本书在国际视野上的拓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将中国经济的发展置于全球格局之中进行考察,分析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等议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开放姿态和长远战略。 总体而言,《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的有力视角。它不仅揭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对于任何关心中国经济走向的读者而言,这本书都值得细细品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评分《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充满了时代感和前瞻性。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十三五”规划刚刚启动不久,当时社会上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充满了讨论和期待。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个关键节点,深入剖析了当时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展望。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回避当时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例如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传统增长模式的瓶颈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文中提到的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为理解“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提供了清晰的框架。 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详实的案例和数据所吸引。书中引用了大量来自国家统计局、各类智库以及国际组织的权威数据,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精准的描绘。同时,作者也结合了许多具体的产业案例,比如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等,使得抽象的经济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易于理解。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政策解读的书,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普通读者理解中国经济脉络的科普读物。 更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视角相当宏观且具有战略高度。它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还分析了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书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等内容,都展现了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和长远规划。读完之后,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对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的来说,《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这本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对于任何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值得细细品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评分拿到《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及时性”和“深度”。当时,“十三五”规划纲要刚刚发布,社会各界都在热议中国的经济未来走向。而这本书,恰恰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由中信出版社这样有影响力的平台推出,让我觉得它很有可能触及到最核心的问题,并且会提供一些权威的解读。 翻开书页,我立刻被书中对当时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的描绘所吸引。作者并没有回避当时经济下行压力、结构性矛盾等现实问题,而是以一种审慎而乐观的态度,深入分析了这些挑战背后的深层原因。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论述,以及对新旧动能转换的细致梳理。这部分内容,让我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对“五大发展理念”的阐释,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仅是概念的罗列,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生动地展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些理念如何在实践中落地,又如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比如,在讲述创新驱动时,书中提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如何赋能传统产业,这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想象。 而且,这本书的视角并不局限于国内。作者还将中国经济的发展置于全球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等议题的探讨,都让我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背后蕴含的全球视野和长远考量。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内容扎实、观点鲜明的经济分析著作。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了“十三五”规划的宏观背景和核心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的有力工具。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脉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
评分《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这本书,当我初次接触时,就觉得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能把握时代脉搏的财经类读物。当时,“十三五”规划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上对于如何实现这个宏伟蓝图充满了好奇与探究。《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这本书,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深入剖析了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书中对于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挑战的分析,可以说是相当透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外部因素,而是着重强调了内部结构性问题的存在,例如过剩产能、房地产市场风险、以及金融体系的潜在隐患等。但我认为,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积极地探索解决之道,并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创新”这一驱动力的深度挖掘。它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通过丰富的案例,具体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及企业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方面的努力。从新能源汽车到移动互联网,再到高端制造,书中都给出了详实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和强大韧性。 此外,书中对“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阐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调了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协同推进。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进步,从单纯追求速度转向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这种长远眼光,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总的来说,《走向“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开局》这本书,是一部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作品。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的钥匙,更重要的是,它激励着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保持积极的期待。对于任何对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
评分很好,给个好评!中信出版社值得信赖!
评分是我们需要的书。
评分快递非常神速,包裹完好无损,满意
评分是我们需要的书。
评分好
评分京东物流速度还是可以的。
评分是我们需要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