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工程各相关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教学要求,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主要内容,综合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领域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详尽介绍了先张与后张、有粘结与无粘结、体内及体外预应力体系及工艺、结构构造与受力性能,以及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并用大量计算示例详细解释。
评分这本书很不错的,学土木的值得重温一下
评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教学要求,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主要内容,综合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领域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详尽介绍了先张与后张、有粘结与无粘结、体内及体外预应力体系及工艺、结构构造与受力性能,以及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并用大量计算示例详细解释。
评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工程各相关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教学要求,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主要内容,综合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领域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详尽介绍了先张与后张、有粘结与无粘结、体内及体外预应力体系及工艺、结构构造与受力性能,以及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并用大量计算示例详细解释。
评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是非常不错的,很喜欢,而且价格相对来说很实惠,可谓物美价廉,无论是装订方式,还是发货包装个人感觉都是很不错的.买之前还特意看了一下编辑推荐,本来还有点犹豫,看到这么多名人都喜欢李国平写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也就打消了我的犹豫.简单的看了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教学要求,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主要内容,综合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领域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详尽介绍了先张与后张、有粘结与无粘结、体内及体外预应力体系及工艺、结构构造与受力性能,以及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并用大量计算示例详细解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工程各相关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我发觉我已经喜欢上它了,尤其是书中的一段混凝土的种类很多,在预应力混凝土中一般采用以水泥为胶结料的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而言,混凝土应具有高强度且早期高强度、小变形包括收缩和徐变要小的特性。另外,轻质、高性能也将成为预应力混凝土的主要指标。1.混凝土的强度要求预应力混凝土采用高强度混凝土的原因,首先是为了能够与高强度预应力钢筋相匹配,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和自重,以适应大跨度结构的要求其次是高强度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从而具有更小的弹性变形和与强度有关的塑性变形,达到减少预应力损失的目的。此外,高强度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拉、局部承压强度及与钢筋的粘结力,故能推迟混凝土裂缝出现、有利于预应力钢筋锚固。预应力混凝土不仅应高强度而且也要早期高强度,以便尽早施加预应力、提高构件的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目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采用的强度一般为40~80(28立方体抗压强度),但强度大于60的混凝土用得很少。发达国家工厂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一般为60~80(圆柱体抗压强度),个别也已接近100。为了配制高强度、低收缩的混凝土,20世纪60年代初推广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可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早期强度。干硬性混凝土的水灰比较小,因此难以浇筑,必须使用高频强振捣设备。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节省水泥用量,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高效减水剂,混凝土强度提高到60~70,最高可达100。这种高强度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早期强度,一般混凝土的3抗压强度可达28强度的60%~80%,轴心抗
评分 评分很少做预应力,不是很熟悉!
评分看起来很好看!5星好评
评分还可以………吧,还没用!…………试试看吧。……看看怎么样!质量好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