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龍子譯注

公孫龍子譯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譚葉謙 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15324
版次:1
商品編碼:10127671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9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21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先秦諸子文中,聚訟最多的是《墨經》《公孫龍子》。近代研究者多稱此兩傢為相敵對的學派。作者對《公孫龍子》的句讀作瞭深入的研究,對全書文義提齣瞭許多新的解釋,並對《墨經》中相關的文字也提齣瞭新的解釋。由於這些解釋都是對原著字斟句酌反復辨證而得齣的,大體能以語句的閤理性為基礎,揭示齣平實的邏輯思維,可說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公孫龍子》為中華書局“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之一種。

目錄

序 硃祖延
序 王 毅
前言
白馬論(道藏本原第二)
指物論(道藏本原第三)
通變論(道藏本原第四)
堅白論(道藏本原第五)
名實論(道藏本原第六)
跡府 (道藏本原第一)
附錄一 墨經部分篇章條目
小取篇
大取篇摘錄
經篇下“狂舉不可以知異”條
經篇下“仁義之為外內也非”條
經篇下“牛馬之非牛與可之同”條
經篇下“火不熱”條
經篇上“堅白不相外也”條
經篇下“狗犬也”條
經篇下“知狗而自謂知犬過也”條
經篇上“舉擬實也”條
經篇下“彼此彼此與彼此同”條
經篇下“或過名也”條
經篇下“俱一唯是”條
經篇下“偏去莫加少”條
附錄二 公孫龍事跡及學術思想之記載
引用書目

精彩書摘

龍輿孔穿會趙平原君傢。穿曰:“素聞先生高誼,願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馬為非馬耳。請去此術,則穿請為弟子。”龍曰:“先生之言悖。龍之所以為名者,乃以白馬之論耳。今使龍去之,則無以教焉。且欲師之者,以智輿學不如也。今使龍去之,此先教而後師之也。先教而後師之者,悖。且白馬非馬,乃仲尼之所取。龍聞楚王張繁弱之弓①,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雲夢之圃,而喪其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楚人遺弓②,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聞之曰:‘楚王仁義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異楚人於所謂人。夫是仲尼異楚人於所謂人,而非龍異白馬於所謂馬,悖。先生修儒術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學而使龍去所教,則雖百龍固不能當前矣。”
孔穿無以應焉。
……

前言/序言

  《公孫龍子》一書,文至簡括,而多奧言隱詞。欲句讀訓釋之,非慎守校勘訓詁之法則、推尋邏輯思維之脈絡,蓋難以程功。同學舊友譚業謙君撰<公孫龍子譯注》,書成,間序於餘。餘以為此書中有釋有證,譚君殆知治斯學之要矣。其持論亦平實審慎,非鑿空逞臆之流所能望其項背也。梓以問世,洵足以備一傢之說而傳諸來葉。

  昔年瑞安李雁晴先生授訓詁學於南京中央大學,譚君聆其緒論。雁晴先生接其鄉先正孫氏誥讓之薪傳,作《定本墨子閑詁校補》,亦矜慎謹嚴之書也。譚君茲作以名墨互釋互證,守訓詁考據傢言,不悖所學,可謂希風於昔賢,剋紹師門之墜


用戶評價

評分

其後七二年、七八年,齣瞭三版、四版。第一版隻有七十五首,第二版最多,有一百一十首,第三、四版一百零一首,次第和語句都有些不同。我這裏所譯的是他的第四版。第一版我在亨利·紐波特(Henry Newbolt)所選的&ldquo;英國詩文鈔&rdquo;裏看見過,第二版我看見過竹友藻風的日文譯本,隻有第三版我還不曾看見過。

評分

不錯的書,繁體橫排,值得閱讀

評分

不錯,挺好的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活動的時候買的,6本130,京東差第二冊,鬱悶。

評分

中華書局的書水平很高,譯文類一般是為瞭普及,中華的書連這一類也做得一絲不苟,很有學術含量

評分

裝幀閤適 內容詳實 價格很給力

評分

《公孫龍子》根據《漢書·藝文誌》記載來看,全本應有14篇,現僅存6篇。根據各篇語言分析來看,除其中第一篇《跡府》為後人記述的有關公孫龍的事跡生平之外,其餘五篇則被公認為公孫龍的作品。其中《白馬論》所提齣的&ldquo;白馬非馬&rdquo;論,以及《堅白論》所提齣的&ldquo;離堅白&rdquo;的兩個命題,是公孫龍詭辯思想的精華。《公孫龍子》根據《漢書·藝文誌》記載來看,全本應有14篇,現僅存6篇。根據各篇語言分析來看,除其中第一篇《跡府》為後人記述的有關公孫龍的事跡生平之外,其餘五篇則被公認為公孫龍的作品。其中《白馬論》所提齣的&ldquo;白馬非馬&rdquo;論,以及《堅白論》所提齣的&ldquo;離堅白&rdquo;的兩個命題,是公孫龍詭辯思想的精華。

評分

很好!經典眞不愧是經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