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傳》雖經撤齣《四庫》,而道光間顧湘纂輯《篆學瑣著》叢書,仍收入之,惜顛倒錯訛纍纍,乃至刊落數篇,然世人終賴以得讀是書大略,亦為其後諸刻所本。至於康熙原刻則極為罕傳,今據上海圖書館所藏本標點整理,惟上圖本「附印人姓氏」訂於捲一之前,現據國傢圖書館等藏本捲次改置於書末。另將櫟園碑傳、論印之文、《賴古堂印譜》序引及《印人傳》諸傢題跋、提要等列為附錄。
評分櫟園先生作《印人傳》後百年,有歙縣汪秀峰先生啓淑齣,嗜金石篆刻,喜交接印人,一若櫟園,所得之富且有過之。遂仿櫟園例,為書八捲,顔曰《飛鴻堂印人傳》,乾隆五十四年刊印。是本版匡狹長,字大悅目,傳本極稀,海內僅國傢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及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有全本,另上海圖書館有一部,缺王鼎敘,捲一前八篇據《篆學瑣著》鈔補,該館誤著録為清末刻本。今即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本標點整理。另《篆學瑣著》中所收《續印人傳》即汪傳,而比乾隆本多齣十四篇,其來源未明,顧非可遽以為僞,故悉據原次第補入,其餘各篇文字亦參校《瑣著》本。另將秀峰傳記、《飛鴻堂印譜》諸傢題贈等列為附錄。
評分很有學習研究的價值,買來慢慢研究
評分 評分紙張、印刷不錯。有影印版更好。
評分櫟園先生作《印人傳》後百年,有歙縣汪秀峰先生啓淑齣,嗜金石篆刻,喜交接印人,一若櫟園,所得之富且有過之。遂仿櫟園例,為書八捲,顔曰《飛鴻堂印人傳》,乾隆五十四年刊印。是本版匡狹長,字大悅目,傳本極稀,海內僅國傢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及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有全本,另上海圖書館有一部,缺王鼎敘,捲一前八篇據《篆學瑣著》鈔補,該館誤著録為清末刻本。今即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本標點整理。另《篆學瑣著》中所收《續印人傳》即汪傳,而比乾隆本多齣十四篇,其來源未明,顧非可遽以為僞,故悉據原次第補入,其餘各篇文字亦參校《瑣著》本。另將秀峰傳記、《飛鴻堂印譜》諸傢題贈等列為附錄。
評分乾隆間修《四庫全書》,收入《印人傳》三捲,後覆勘時館臣以《讀畫錄》中有違礙語,奏請將周氏著作悉數撤齣。此事陳援庵先生有詳考,見《四庫提要中之周亮工》等文。四庫館撤齣之《印人傳》原本仍存內府,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近年影印問世。因將康熙原刊本與四庫撤齣本對勘,凡館臣有意改動之處條列為錶,以見當時文網之嚴及館臣刪改之手段,此非僅效張菊生先生校《嵩山文集·負薪對》之故技,庶幾可作援庵先生文之附錄觀也。
評分紙張、印刷不錯。有影印版更好。
評分紙張、印刷不錯。有影印版更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